“他們有的微信步數常年霸榜,因為每天要走遍全村各個角落;有的手機相冊里甚至沒有旅游風景照,全是村民的笑臉和莊稼的長勢;有的為了讓當地的農產品出村,拿起了直播這一新農具,為村民開啟致富新路。”
“他們中,有曾經駐村的‘第一書記’,也有正在駐村的‘第一書記’。在我們接下來的直播中,他們會一一露面,和我們分享駐村故事。”
日前,江蘇省郵政分公司黨委以“擔當之味”為主題,邀請省內6名駐村“第一書記”走進郵樂直播間,為駐地特色農產品代言。
此次邀請的6名駐村“第一書記”,分別來自省級機關、高校、國有企業等單位,其中,有兩人為江蘇省分公司黨委派出。駐村期間,他們借助郵政資源,為打造有產業、有文化、有口碑的美麗鄉村盡職盡責,成為江蘇郵政服務“三農”、助力鄉村振興的縮影。
“直播間的各位朋友好,我是江蘇郵政派出的駐村‘第一書記’,今天非常高興來到直播間。”首先亮相直播間的是邳州市港上鎮馮莊村駐村“第一書記”李璟。駐村期間,馮莊村連續兩年獲得考核優秀等次,他本人連續兩年榮獲市鄉村振興工作先進個人,其駐村事跡被省農業農村廳評為“五方掛鉤”幫促典型案例。
“徐州地處南北交通要沖,早年間糧站多、商戶密,百姓和商販都需要‘快、飽、香’的吃食,米線攤就跟著多了起來。如今,為了保住這口地道味,鎮里牽頭規范了陳米鮮榨工藝,還把老攤主的肉醬配方編成了《地方飲食技藝手冊》。現在,米線產業帶動上百戶村民就業,成為徐州的民生產業名片。”李璟的“帶貨”既有歷史文化底蘊,也有鮮明的時代特征,讓直播間“粉絲”聽得津津有味。
“我們這里種植的菊花,尤其是胎菊,外形嬌小、色澤金黃,聞起來有濃郁的花蜜清香。用胎菊泡茶,甘甜醇和,有清熱、明目、抗氧化的保健功效,特別適合經常看電腦、手機的朋友。”另一名由江蘇郵政派出的駐村“第一書記”彭成房,駐村期間不僅通過“‘第一書記’帶您看建河”等近百場直播,將建河村的特色產品和文化推廣到全國各地,還通過推動“數字農業”項目助力村里水稻畝產提升近20%。此外,他還推動郵銀協同幫助41戶農戶辦理1135萬元助農貸款,建成“紅色驛站”解決快遞收取難題,每年為村集體創收超10萬元。
鹽城的花茶、淮安的小龍蝦、南通的新中腐乳、宿遷的泗洪大米……來自郵政行業外的駐村“第一書記”們也各顯神通,凸顯直播主題——“品控嚴選”的品質之味、“地道鄉味”的純正之味、“極速鮮送”的新鮮之味、“鄉村振興”的擔當之味,以最真實、最生動的方式展現各自駐村所在地的鄉村美味,收獲了不少新“粉絲”。
聽主播的妙語連珠,了解駐村“第一書記”的日常工作,分享地道而有特色的鄉村美味……直播活動呈現的不只是一件件商品,更是一段段助農故事、一份份使命擔當。一份份原汁原味的農產品通過直播,走進城市、走上餐桌。
“鄉村振興的路上,有你有我,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戰斗,而是千萬個‘我們’的接力。就像郵政的綠郵車,一棒接著一棒跑,終會把希望送到千家萬戶!”直播活動最后,主播這樣總結道。駐村書記、在田間勞作的農民、選品加工的商戶、四方奔忙的郵政小哥,共同繪就了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圖景。
這場持續7小時的直播活動,共吸引超10萬人次在線觀看,實現直播交易額超230萬元,不僅助力美麗鄉村推廣了特色農產品,也借助郵政平臺推廣了當地文化,達到了“帶有形的貨,推無形的美”的預期,構建出了“延長產業鏈、打通供應鏈、提升價值鏈、完善利益鏈”的產業振興新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