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5年本報“邊疆郵路行”吉林專題報道。
“小”是記者在延邊州采訪時最直觀的感受。小縣、小鎮、小村莊,城鄉郵政網點也特別“迷你”。
而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。當我們沿著郵路融入其間,就有一種強烈的感受:郵政人謀發展的信心不小,優服務的決心也不小。
AUM規模為8500萬元的圖們市分公司長安支局小不小?支局經理劉秋茹每年10月下旬都會帶著同事去農戶家一起包餃子,慶祝豐收。那句“沒有什么問題是一頓餃子解決不了的”在這里照進現實。廳堂面積小,就“螺螄殼里做道場”,一杯熱茶水、適老服務、熱情問候,讓客戶體驗小確幸。地廣人稀不要緊,移動展業和上門服務,讓客戶感受郵政溫度。
敬信鎮的“衛國戍邊”項目志愿者白天在各村忙,晚上回到鎮里才有時間領取包裹。為了方便志愿者,敬信支局投遞員會在營業廳一直等到晚上七八點。他告訴記者:“志愿者為‘衛國戍邊’而來,為鄉村振興而來,我們沒有理由不為他們做好服務。”這樣的事情小不小?這樣的服務贊不贊?
建筑面積僅千余平方米的琿春國際郵件互換局小不小?卻設定了全年國際業務收入5000萬元的豪邁目標,把得天獨厚的優勢轉化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使命擔當。
于小有特色、小有魅力、小有作為處,見郵路格局之大、見服務初心之大、見為民情懷之大。這小中見大的擔當,服務支撐的乃是“國之大者”,這正是邊疆郵路的獨特本色,亦是郵政事業的永恒底色。
一路采訪下來,最難忘的是在防川村的那個下午,在夕陽的映照下,美麗的防川村如同披上了一層金紗,恬靜美好。一輛郵車從村莊前的公路上緩緩駛過,道路旁的標語熠熠生輝——努力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!